美《大众科学》杂志评选出十大最值得关注的科技动态
文章来源:BALAB | 作者:编辑部 | 发布时间:2017-03-29 | 2943 次浏览 | 分享到:

    九、人人都将拥有虚拟现实头盔

    在上世纪90年代,虚拟现实的第一次大繁荣时期,没有比杰弗里·特拉维斯更疯狂的粉丝了。这位工程师兼电影导演一直希望有朝一日能背着一款虚拟喷气背包,前往虚拟世界探险。后来,他真的尝试了虚拟现实。他说:“很差劲,图像太差了,根本无法告诉你你正在看什么。”

    时间匆匆如流水,一晃就到了2015年,特拉维斯即将推出自己的虚拟现实产品了:一款名为“火箭王牌(Rocket Ace)”的超级真实的虚拟现实飞行喷气背包。头戴Ocu1us Rift虚拟现实头盔的用户扣着一条尼龙安全带,就能进行超人式“飞行”了。

    2014年,“脸谱(Facebook)”公司收购了虚拟现实技术公司Oculus VR,使虚拟现实技术成为技术界的“香饽饽”,人类逐渐迈入虚拟现实这个新时代。特拉维斯说:“高清的小型显示器、性能更优异的运动探测传感器等都纷纷聚合在一起。”

    包括三星、索尼、谷歌、微软等在内的技术巨擘们当然也不甘落后,纷纷在虚拟现实技术领域砸下重金。三星公司同Oculus VR携手,为Galaxy Note 4手机研发了一个头盔;索尼公司为PlayStation 4研发出了虚拟现实头盔Project Morpheus。谷歌公司推出的Project Tango平板电脑也成为其在虚拟显示技术领域的第二次尝试,Project Tango摇身一变,成了“谷歌家的Oculus Rift”。而在虚拟现实技术方面,微软并不只在虚拟现实眼镜方面进行了投资,最近,微软总部透露出微软正在研究的一项被成为“Roomalive”的新技术,这一技术通过使用多个投影仪和传感器,可以将用户的房间变成游戏空间,从而提高玩家游戏的“沉浸感”。

    科技巨头们争相涌入虚拟现实领域,对消费者来说是个福音,最终将导致产品的成本大幅度降低。因此,即便2015年不会成为人人拥有虚拟现实头盔的一年,也会成为人人开始想要拥有的一年。

    十、生物仿制药为患者带来福音

    大多数药物由化学家研制而成,但最有潜力的药物中的一些,比如治疗癌症、关节炎和多发性硬化的药物,由生物学家利用活细胞制成。这些药物被称为生物制剂,其身价高昂,比如,一个疗程的乳腺癌药物赫赛汀(Herceptin)的售价为5万美元。生物技术公司无法百分百地复制生物制剂,但他们可以做到非常接近,这些相对便宜的仿制品,被称为生物仿制药,此类药物“小荷已露尖尖角”。

    因为生物仿制药与其所仿制的生物制剂在分子构成上略有不同,因此会受到更为严苛的监管。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于2014年夏季批准了两家公司提交的申请。汤森路透的分析师玛丽·谢列布罗夫预计,2015年监管部门将开绿灯,为更多的生物仿制药的问世和上市铺平道路,从而为患者和保险公司省下大笔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