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磷及其化学气相输运法的制备
文章来源:BALAB | 作者:佰力博 | 发布时间:2022-09-01 | 5843 次浏览 | 分享到:


       先简单介绍CVT法生长黑磷的经典工序,根据几个经典的参考文4–8黑磷CVT生长常使用500mg的红磷作为生长磷源,10mg 四碘化锡和锡粉按合适配比加入作为矿化剂和输运剂,研磨混匀后放入石英管真空密封,升温至600℃,再缓慢降温到485℃,保温2h后再缓慢降温至室温,在石英管底部即可得到黑色并带有金属光泽的黑磷晶体。在生长黑磷这种含磷的晶体时,需要注意的是高温下红磷具有较高的饱和蒸气压,并且气相中的白磷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在生长过程中极易发生炸管现象,另外黑磷晶体的生长过程发生相的转变需要较窄的条件窗口,因此该实验研究对生长工艺、参数以及设备提出了较高要求,尤其需要对石英管真空封管步骤保持足够的重视。常用的石英管真空封管系统,主要包括真空泵、专用的氢氧机,该封管系统需要满足真空系统设备研发、生产和检验等相关标准。BALAB佰力博首创研发的石英管真空封管机广泛应用于样品真空封装保护、晶体材料气相生长工艺等方面,具有安全指数高、效率高的独特优势,现在已经成为高校、研究所和企业研发部门在材料研究领域最常用的设备之一。尤其在黑磷晶体的CVT生长研究领域中,BALAB佰力博封管系统得到了国内清华、北大、武大、华科、中国矿大、浙大,中科大等院校实验室的广泛使用,为黑磷单晶生长的研究领域提供了可靠的硬件支撑


                          

真空封管机-细节图


        在实际的实验研究中,由于CVT法中使用了矿化剂及输运剂,不可避免地引入了杂质元素,因此尽可能减少矿化剂及输运剂的用量,提高纯度是重要的。最初2007年Lange提出的采用Au、Sn为矿化剂,SnI4为输运剂的黑磷生长反应体系,容易带来AuSn等副产物附着在黑磷产物上,降低黑磷纯度,近几年来也不断地有研究工作在其基础上推进和优化。研究者发现Au元素并非CVT生长黑磷的必要元素,而Sn和I元素才是必要的,在仅采用Sn和I元素作为催化剂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较高产率的黑磷气相生长,优化后的生长工艺剔除了对金元素的使用,有效提高了黑磷产物的纯度。此外,研究者发现采用低蒸气压的Pb元素作为矿化剂替代高蒸气压的Sn元素,也可实现黑磷单晶的生长,并且能进一步提高黑磷产物的纯度(图5),因为Pb辅助生长的黑磷缺陷更少,其电学上双极性更加明显,因此使用Pb作为催化剂制备黑磷晶体更利于保证电学器件的高性能。目前对于黑磷生长中间态的机制认知还并不清晰,后续在如何优化黑磷晶体纯度的研究中,笔者认为厘清各种中间态物质在成核生长中的作用机制,对于进一步优化黑磷晶体质量和纯度至关重要。

                                

图5 采用Pb辅助法和Sn辅助法生长的黑磷晶体能量色散X射线谱9


       除了纯度的优化,产率的提升也是非常重要的。在Sn-I催化(或者叫矿化剂输运剂)生长体系中,研究者对反应温度,原料配比等进行了系统研究,报道称黑磷生长温度在450℃-550℃,并且催化剂中Sn:I原子配比在∼0.9:1 到 3:1时范围,黑磷晶体产率最高,副产物如SnI2Sn-I-P化合物最少。黑磷的CVT生长与传统单晶常用的CVT生长模式并不完全一样,传统的CVT法往往需要生长段存在温差来驱动反应中间物质的输运,但是黑磷的生长并不依赖温差,恒温下也可以实现生长。更重要的是,在消除温差后采用恒温的条件生长时,黑磷单晶生长产率明显提高,达到98%,并且恒温条件下生长得到的产物不再是紧密簇拥的团簇晶块,而往往是呈现长条带状的晶片,更利于后续机械解理成少层黑磷纳米片(图6)。这种恒温生长黑磷的方法也称为短程化学气相输运法,可以在较短的石英管腔体(无需依赖管长与温差)中恒温条件下生长,可以在马弗炉等大型炉体中“一锅法”同时生长多管晶体,因此这一发现对黑磷的CVT生长推广具有重要的意义。

                                      

图6 温差法与恒温法生长黑磷对比。a 和 b,密闭生长石英管纵向恒温与温差两种温度分布情况4;c 和 d,恒温与温差条件下CVT生长机制图示5;e 和 f,恒温与温差条件下CVT生长黑磷产物分布照片5


       一直以来, CVT法被研究者视为一种生长半导体单晶块体的主流传统方法,但在这几年对黑磷CVT生长研究中,研究者也开始尝试用这一方法直接在基底上生长薄膜材料。研究者发现在生长的密闭石英管腔体内放置衬底,如果能解决成核问题,可以实现黑磷薄膜的直接生长。美国明尼苏达大学Campbell团队利用Sn箔覆盖的硅片作为衬底,直接在硅片上生长了几十微米尺寸的黑磷纳米片,并推测在生长过程中是SnIx颗粒起到了衬底成核作用,他们生长的黑磷薄片因为表面被锡层包覆而具有更好的稳定性;中科院张凯团队利用硅片上预处理的Au3SnP7作为成核点,诱导黑磷再硅片上成核并且横向生长得到大面积高质量的黑磷薄膜;太原理工大学还实现了在氮化镓衬底上生长黑磷纳米片,并提出了氮化镓外延黑磷的可能机制。目前CVT生长黑磷薄膜的研究探索才刚起步,总体上实现了衬底成核,但是在薄膜生长控制上还有很多不足,如果能够攻克成核控制、厚度控制等技术难题,实现在传统硅基、三五族等半导体衬底的黑磷薄膜生长,相信会使黑磷的真正应用推广迈进一大步。

图7 a,生长在硅衬底上的黑磷薄膜光镜照片10;b,生长在氮化镓衬底上的黑磷薄膜扫描电镜照片11


       展望黑磷材料制备研究领域的发展,很可能还是以气相输运生长作为主要发展的方法。但笔者认为目前该方法生长黑磷还面对着两大挑战,一是生长机制尚不明晰,目前所提的各种可能的机制难以定论,二是晶体生长尺寸和质量仍然不足,具体表现为单晶生长的尺寸还是受限在厘米级别以内,并且晶体纯度仍然受到I-Sn元素带来的副产物的影响。未来在黑磷生长方面的研究,可以预见还是会继续探索其生长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更大尺寸、更高晶体质量(高纯度、低缺陷等)单晶的生长,甚至实现晶圆黑磷薄膜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