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电温谱测量 | 电阻率测量 | 探针台 | 样品制备 |
| 教学型介电阻抗温谱仪 | 导电材料电阻率测量系统 | 常温基础型探针台 | 真空封管机+系统 |
| 高温介电阻抗温谱仪 | 半导体电阻率测量系统 | 材料电学测量专用探针台 | 油浴高压极化装置 |
| 高低温介电阻抗温谱仪 | 绝缘材料电阻率测量系统 | 微型真空探针台 | 分子泵机组 |
| TSC系列热激励电流测量系统 | 薄膜四探针测量系统 | 高精度铁电分析仪 | 液氮传输泵 |
| | 气敏元件测量系统 | 压电温谱测量系统 | 全自动真空封管机 |
| | 热敏元件测量系统 | | 压电陶瓷高压极化装置 |
| 应用和行业 | | | |
| 教学和教学实验室 | 薄膜材料 | 铁电材料 | 高温合成 |
| 功能陶瓷 | 绝缘材料 | 电阻测量 | |
| 光电测试 | 电介质材料 | 聚合物材料 | |
| 半导体材料 | 热电材料 | 碳复合材料 | |
| 导电金属材料 | 压电材料 | 氧化物材料 | |
真空封管机-细节图
在实际的实验研究中,由于CVT法中使用了矿化剂及输运剂,不可避免地引入了杂质元素,因此尽可能减少矿化剂及输运剂的用量,提高纯度是重要的。最初2007年Lange提出的采用Au、Sn为矿化剂,SnI4为输运剂的黑磷生长反应体系,容易带来AuSn等副产物附着在黑磷产物上,降低黑磷纯度,近几年来也不断地有研究工作在其基础上推进和优化。研究者发现Au元素并非CVT生长黑磷的必要元素,而Sn和I元素才是必要的,在仅采用Sn和I元素作为催化剂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较高产率的黑磷气相生长,优化后的生长工艺剔除了对金元素的使用,有效提高了黑磷产物的纯度。此外,研究者发现采用低蒸气压的Pb元素作为矿化剂替代高蒸气压的Sn元素,也可实现黑磷单晶的生长,并且能进一步提高黑磷产物的纯度(图5),因为Pb辅助生长的黑磷缺陷更少,其电学上双极性更加明显,因此使用Pb作为催化剂制备黑磷晶体更利于保证电学器件的高性能。目前对于黑磷生长中间态的机制认知还并不清晰,后续在如何优化黑磷晶体纯度的研究中,笔者认为厘清各种中间态物质在成核生长中的作用机制,对于进一步优化黑磷晶体质量和纯度至关重要。
图5 采用Pb辅助法和Sn辅助法生长的黑磷晶体能量色散X射线谱9
除了纯度的优化,产率的提升也是非常重要的。在Sn-I催化(或者叫矿化剂输运剂)生长体系中,研究者对反应温度,原料配比等进行了系统研究,报道称黑磷生长温度在450℃-550℃,并且催化剂中Sn:I原子配比在∼0.9:1 到 3:1时范围,黑磷晶体产率最高,副产物如SnI2、Sn-I-P化合物最少。黑磷的CVT生长与传统单晶常用的CVT生长模式并不完全一样,传统的CVT法往往需要生长段存在温差来驱动反应中间物质的输运,但是黑磷的生长并不依赖温差,恒温下也可以实现生长。更重要的是,在消除温差后采用恒温的条件生长时,黑磷单晶生长产率明显提高,达到98%,并且恒温条件下生长得到的产物不再是紧密簇拥的团簇晶块,而往往是呈现长条带状的晶片,更利于后续机械解理成少层黑磷纳米片(图6)。这种恒温生长黑磷的方法也称为短程化学气相输运法,可以在较短的石英管腔体(无需依赖管长与温差)中恒温条件下生长,可以在马弗炉等大型炉体中“一锅法”同时生长多管晶体,因此这一发现对黑磷的CVT生长推广具有重要的意义。
图6 温差法与恒温法生长黑磷对比。a 和 b,密闭生长石英管纵向恒温与温差两种温度分布情况4;c 和 d,恒温与温差条件下CVT生长机制图示5;e 和 f,恒温与温差条件下CVT生长黑磷产物分布照片5。
一直以来, CVT法被研究者视为一种生长半导体单晶块体的主流传统方法,但在这几年对黑磷CVT生长研究中,研究者也开始尝试用这一方法直接在基底上生长薄膜材料。研究者发现在生长的密闭石英管腔体内放置衬底,如果能解决成核问题,可以实现黑磷薄膜的直接生长。美国明尼苏达大学Campbell团队利用Sn箔覆盖的硅片作为衬底,直接在硅片上生长了几十微米尺寸的黑磷纳米片,并推测在生长过程中是SnIx颗粒起到了衬底成核作用,他们生长的黑磷薄片因为表面被锡层包覆而具有更好的稳定性;中科院张凯团队利用硅片上预处理的Au3SnP7作为成核点,诱导黑磷再硅片上成核并且横向生长得到大面积高质量的黑磷薄膜;太原理工大学还实现了在氮化镓衬底上生长黑磷纳米片,并提出了氮化镓外延黑磷的可能机制。目前CVT生长黑磷薄膜的研究探索才刚起步,总体上实现了衬底成核,但是在薄膜生长控制上还有很多不足,如果能够攻克成核控制、厚度控制等技术难题,实现在传统硅基、三五族等半导体衬底的黑磷薄膜生长,相信会使黑磷的真正应用推广迈进一大步。
图7 a,生长在硅衬底上的黑磷薄膜光镜照片10;b,生长在氮化镓衬底上的黑磷薄膜扫描电镜照片11。
展望黑磷材料制备研究领域的发展,很可能还是以气相输运生长作为主要发展的方法。但笔者认为目前该方法生长黑磷还面对着两大挑战,一是生长机制尚不明晰,目前所提的各种可能的机制难以定论,二是晶体生长尺寸和质量仍然不足,具体表现为单晶生长的尺寸还是受限在厘米级别以内,并且晶体纯度仍然受到I-Sn元素带来的副产物的影响。未来在黑磷生长方面的研究,可以预见还是会继续探索其生长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更大尺寸、更高晶体质量(高纯度、低缺陷等)单晶的生长,甚至实现晶圆黑磷薄膜的生长。
关注佰力博微信公众号
+86 027 86697559
+18207135787(电学销售杨经理)
+18171486491(真空封管梅经理)
产品目录
产品技术资料
扫码在线教学
远程在线视频指导
维修在线查询
17364077926售后工程师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