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介电温谱测量 | 电阻率测量 | 探针台 | 样品制备 |
| 教学型介电阻抗温谱仪 | 导电材料电阻率测量系统 | 常温基础型探针台 | 真空封管机+系统 |
| 高温介电阻抗温谱仪 | 半导体电阻率测量系统 | 材料电学测量专用探针台 | 油浴高压极化装置 |
| 高低温介电阻抗温谱仪 | 绝缘材料电阻率测量系统 | 微型真空探针台 | 分子泵机组 |
| TSC系列热激励电流测量系统 | 薄膜四探针测量系统 | 高精度铁电分析仪 | 液氮传输泵 |
| | 气敏元件测量系统 | 压电温谱测量系统 | 全自动真空封管机 |
| | 热敏元件测量系统 | | 压电陶瓷高压极化装置 |
| 应用和行业 | | | |
| 教学和教学实验室 | 薄膜材料 | 铁电材料 | 高温合成 |
| 功能陶瓷 | 绝缘材料 | 电阻测量 | |
| 光电测试 | 电介质材料 | 聚合物材料 | |
| 半导体材料 | 热电材料 | 碳复合材料 | |
| 导电金属材料 | 压电材料 | 氧化物材料 | |
超导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发现之一,指的是某些材料在温度降低到某一临界温度,或超导转变温度以下时,电阻突然消失的现象,具备这种特性的材料称为超导体。
我国中科院物理所和中国科技大学科研团队基于20多年的研究积累,在铁基超导研究方面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被美国《科学》杂志评为“2008年度十大科学突破”。今年1月,以赵忠贤、陈仙辉、王楠林、闻海虎和方忠为代表的中科院物理所和中国科技大学研究团队,凭借“40K以上铁基高温超导体的发现及若干基本物理性质研究”,获得201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近期,中科大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陈仙辉研究组首次利用水热反应方法,又成功发现了一种新的铁硒类超导材料:锂铁氢氧铁硒化合物,超导转变温度高达40K以上。通过结合X射线衍射、中子散射和核磁共振三种技术手段,他们精确地确定了该新材料的晶体结构。
中科院院士赵忠贤(右三)、中科大教授陈仙辉(右二)和团队在高温超导实验室里
铁基高温超导体是目前凝聚态物理领域的研究热点,铁硒(FeSe)类超导体以其诸多独特的性质被认为是研究铁基超导机理的理想材料体系。尤其是近期报道的生长于钛酸锶衬底上的铁硒单层薄膜的零电阻转变温度高达100K以上,更加激起了科学家们的浓厚兴趣。
然而,对于铁硒类超导材料,目前研究较为广泛的碱金属插层铁硒类化合物,其复杂的结构和性质使得研究其内在物理机制变得非常困难。而铁硒单层薄膜以及通过液氨等低温液相插层方法合成的化合物,在空气中极不稳定,无法深入研究其物理性质。为了能够深入探究铁基高温超导的物理机制,亟须寻找新的具有高的超导转变温度且在空气中稳定的、适合物理测量的铁硒类超导材料。
陈仙辉研究组新发现的材料由铁硒层和锂铁氢氧层交替堆垛而成,铁硒层和锂铁氢氧层之间由极其微弱的氢键相连。他们与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中子研究中心博士黄清镇以及中国科大教授吴涛等几个研究组合作,精确确定了该新材料的晶体结构。测量表明,该新超导材料在低温约8.5 K存在反铁磁序,并与超导电性共存。
专家称,这一发现为相关体系新超导体的探索提供了新思路。同时,该新超导体所具有的高超导转变温度、空气中稳定等优点,为探索铁基高温超导的内在物理机制提供了理想的材料体系。
关注佰力博微信公众号
+86 027 86697559
+18207135787(电学销售杨经理)
+18171486491(真空封管梅经理)
产品目录
产品技术资料
扫码在线教学
远程在线视频指导
维修在线查询
17364077926售后工程师刘工